大厂产品面试题:6个领导5杯水该怎么分,你会怎么答?

一、前言

首先澄明一点,我非大厂产品,曾经也不是,只是一个平平无奇的产品。看到标题点进来的小伙伴,我没有标题党。

写这篇文章是因为我在抖音刷到直播产品面试,对面试问题感兴趣就进入直播间观战了。

其实这不是我第一次看面试直播,但这一期非常吸引我的点是本期面试题连线了大学生,研究生,实习生,1年、3年、5年、7年……10年、20年工作经验产品,运营岗,事业编,公务员等来回答,让我体验了一场不同年龄、不同角度、不同思维碰撞的听觉盛宴。

所以我想把在这场面试中吸收到的内容分享给大家。我一直会用不以跳槽为目的面试去了解外面的环境,跟不同产品经理、产品总监聊产品、聊行业以此进行自检和自我革新。

面试是产品进化很好的一种方式,但实际去线下面试也很耗时间精力,面试直播提供了个很好的渠道,也安利产品经理偶尔去感受一下面试直播,连麦试一试。

二、面试问题:6个领导5杯水该怎么分?

言归正传,回到面试问题本身上来。对于面试问题这块分为两部分内容,一是我作为产品碰到这道面试题的答题思路;二是直播间里不同身份角色的答题思路。

01 我的答题思路

对于面试,我有一套固定的思路。

首先是从问题出发,思考面试官出这道题的目的是考察什么能力,比如这道题我解读出会考察产品以下能力:资源整合,需求分析;

其次我会根据需要考察的点结合实际的工作分点去论述;

02 我的回答:按总-分-总的结构做表达

回答如下:

对于这道题我会从以下两个方向作答,一是需求分析,二是资源协调。

先从需求分析上来说(提到需求分析后,就可以套用需求分析的方法论展开来说,面试是有点讨论在里面的)

  1. 为什么6个领导只有5杯水,为什么不是6杯,是不是有领导不需要喝水,需要喝茶或者饮料?真正的需求是什么?
  2. 5杯水是什么样的水,杯子的容量、水的温度成分是否一致,能否混合?
  3. 水是在什么时候喝?在开会前、还是在会议中…不同时间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4. 6位领导对水的需求程度是什么样的,优先级怎么排

其实就是不断地问为什么,直到找到真正的需求。

从资源协调来说,6个领导五杯水说明资源是不均衡的。资源协调也是产品具备能力之一。碰到这种题我会用以下论点展开论述。

  1. 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去获取资源,最短的路径就是找到资源对应的决策人
  2. 尽可能找清楚资源不再投入的原因,找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

03 直播间不同的答题思路

回答1:情商式——体制内人员

是不是特意设置的5杯水,需要用水来区分领导的地位或者是亲疏关系。

若是领导地位,先把水给其他领导,给地位高的领导说茶马上就来。

若是亲近的领导,那先把水给其他人,再给亲近的领导加一杯水。

还有就是把5杯水均分给6个领导。

回答2:大四实习生 某书商业化产品

把问题抽象为:资源与需求的匹配,资源不到位的时候怎么做。

  1. 需要确定需求的优先级
  2. 找到kp做资源的决策

回答3:大厂产品经理 地推方向

  1. “5杯水”拟作用户,“6个领导”拟作产品把问题抽象为:在市场用户已经被均分的情况下,自己的产品如何占领市场。同类产品自家与他人的产品的差异化在哪里,自家产品如何优于他人。在运营上可采用限量限售等策略。
  2. 在同公司下进行资源分配,采用赛马机制。团队pk,把资源放在胜的一方,通过良性正向竞争的方式把问题转化为动力。

回答4:运营总监 头部SaaS公司

  1. 首先这个问题发生的场景是哪里?如果是会议这种场景,体现出对领导的尊重,可以把水等分这种形式;如果场景是在公司内容,有没有水这个就无所谓。
  2. 从目的出发,首先是要给到头部的领导,因为头部领导能决定你项目能否推进;对比增长模式来说,这个问题反映的是在增长里风险机制出现了问题,当流量暴增的时候,风险承接能力不足,那对应就是去优化风险机制。

回答5:8年工作经验大厂+体制内

  1. 从需求层面,需要确定需求的优先级
  2. 从实际层面,对项目采用小规模测试或A/Btest方式决定资源的投入
  3. 从公司内部项目来看,“水”是否有其他替代品(意为是否有其他资源可代替),不同项目需要的资源不一样,应把资源整合再精准匹配达到利益最大化

三、总结

  1. 这道题是开放性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核心的答法是找准观点自圆其说。抓住本质问题,谁优秀给谁,采用队列的分配方式、加入其他分配机制等其实都是在变量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分配机制,考验的是产品的核心能力和底层思维。
  2. 从上面不同的答题思路中可以看出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角度,在答题的时候都基于本身的岗位和实际经验出发,也可明显的得到不同的人都会有些固定的思维模式,而这种固定的模式也会让个人陷入信息茧房。
  3. 最近听到一个比较新的词“职业耦合度失业”——它是指一个人在岗位待了以后,认知和专业技能都只匹配当前岗位,但凡工作有变动后,现有的技能跟其他工作匹配不上。参与这场直播最深刻的感触是,自己的思维模式被固定了,我觉得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映射到工作岗位上来说,很多时候会基于经验去做事情,反而忽略了为什么要做,要做成什么样。长此以往下也会角色工作平淡,没有成就感、自我精神内耗等等。这就是陷入一个环境太长时间了,需要适时地走出来,不断地正视自己、要不断去开拓眼界,接触更多新鲜前沿的讯息,把思路打开。

本文作者 @努力努力再努力的PM 。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内容举报】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