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推出“编程一小时”有什么意义

前阵子看到微软举办的“编程一小时”活动,旨在帮助青少年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锻炼他们的计算思维。禁不住佩服微软的长远眼光和大格局,全民学戏编程的口号,微软已经在实践,让其落地开花。

有很多人认为,将来并不从事IT行业,似乎学习编程就是浪费时间。其实不然……

我们and我们的子女在未来社会

将面临的是什么?

之前曾经有一篇文章《未来三十年,我们的子女将面临的是什么》中讲到2040年的职业环境。

2040年听起来似乎很遥远,其实细算起来还真不远,如果我们的孩子现在10~15岁,那么2040年,也就是孩子35~40岁的时候——他们的人生处于巅峰,但也是所承受压力最大的时候,那个时候的职业环境,是什么样的?

第一个从信息时代转向概念时代。下面这张图是棋王大战深蓝电脑,就是一个计算机,跟一个棋王下了6盘,现在是3比3还在下。

再来看另外一张图片,四年前富士康痛定思痛,决定把整个富士康机器人化,这些机器人24小时不眠不休,也不会跳槽又不会抱怨,还不会要求涨薪。

在过去20年间,在信息时代的很多重要工作,在未来20年会极大程度的被电脑所取代,而到那个时候,所有做这些工作的人都有可能失业。比如现在很多人都趋之若鹜的银行柜员,五年、十年之后,这个职位就会越来越少,如果你没有别的技能,会非常尴尬。

逻辑分析能力是信息时代的核心,而概念时代是什么呢?是高概念化、高感性的人才。举个例子,麦肯锡是全世界最大的企业咨询公司,1993年员工有67%是MBA,2003年这个比例已经降到了41%。现在10年过去了,还在继续往下降,那么是什么人,填补了麦肯锡这些头脑一流的MBA呢?是麦肯锡增加了很多MFA(Masterof fine art),就是艺术硕士。麦肯锡意识到,他们的调查报告,必须要用艺术的方式来表达,于是很多MFA慢慢替掉了MBA。

更加好玩的是,有几个公司最近很火吧,一个是苹果,苹果靠什么,靠程序员,靠工程师吗?不是,靠的是好的理念,是不是靠概念取胜的呢?第二个小米,小米靠什么?小米背后没有很雄厚的产品工厂,但最核心的是依靠很雄厚的粉丝营销和参与感,是不是靠感知来运作的,是不是靠逻辑呢?

再比如海底捞的服务。信息时代向概念时代推进的时候,那些原本仅靠知识和逻辑工作的人,基本逐渐就会被电脑所替代,越来越贬值,而那些只有人能做的工作,才能够真正的做起来。计算可以被电脑完成,但是创意不能。

第二个改变就是改变会更多、更猛,更快、更不可测。2010年,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是2.97年,世界五百强是40年,而世界一千强是30年,而你们的职业生涯有多长呢?如果25岁参加工作,65岁退休,那就是40年。这意味着如果你一毕业就创业,一创业就创成了世界五百强,那么在你退休的那一年,公司正好倒了。

所以当世界五百强都只有40年寿命的时候,你就会更明白,未来的孩子不可能不换工作,他这一辈子,一定会至少换5到7份工作,而且换,2到3个行业。其实不仅公司命短,行业的命运也如此。一辈子在一个公司,一个行业会变得越来越难,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还教他在大学期间,做好一个专业,你觉得是不是有可能是对他的诅咒和害他呢。

对于70、80后来说,进名校、入外企、做公务员,不管出身如何,通过个人的拼搏,总是有机会踏上父辈们期待的那种——中产阶级生活轨迹。

而我们普通人家的孩子,他们面临的环境和竞争,会远远超出我们这一代人的经验可以理解的范畴。未来是一个高度关联、无孔不入的智能世界。以往依靠智商和经验的工作岗位,早晚会被计算机和机器人替代。无限存储和3D设备,已经走进家庭。想搜索一下要通过技术克服人类语言之间的障碍,需要多少年,才发现今年已经诞生了可以实时翻译的手机工具...……

                                                                                                                                                                   ——《未来三十年,我们的子女将面临什么》

未来的职业环境是多变的,甚至是不可控制的。如果我们的思维还停留在想要找寻一份“铁饭碗”工作,是不现实的。而要在未来的职业环境中有杰出的表现,其实更需要学会的是如何适应未来的职业环境——这需要综合能力——包括逻辑思维、应变能力、动手实践、领导能力、协作能力等等。

学编程的目的只是为了从事IT行业吗?

学习编程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有一技之长。但遗憾的是,在更新换代速度飞快的信息社会,学习的速度可能还跟不上信息更新换代的速度。所以说,如果认为学习编程的意义仅仅是学习一门技术,那就太狭隘了。

在The Atlantic《大西洋月刊》2015年5月14日有过这样一篇文章:题为 The Economic Importance of Teaching Coding to Teens (青少年学习编码的经济意义)。

文中引用了卡耐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的副院长汤姆·科尔蒂纳的话:“诚然,高中编码课程对于大学计算机科学的学习并非必不可少。没有经验的学生在入门几节课之后便可以赶上” 。

然而,科尔蒂纳说,早点接触编码课程是有益的。年龄较小的孩子学习计算机科学时,他们认识到它并不只是令人困惑的、无休止的字母和数字的组成的字符串——而是构建应用程序、设计插图、测试假设的工具。对于他们来说,转换思维过程不会像年龄较大的学生那样难。把问题分解成小块然后使用编码解决问题变得稀松平常。给予更多的孩子这样的培训会增加对这一领域感兴趣者的数量,从而有助于填补职位缺口。

图片来源:乐博士(中国)

Flatiron School (熨斗学校),人们花钱来这里学习编程——在其创办之初就和众多编码训练营一样,在那些寻求职业转变的成人中已经变得受欢迎。高中生上相同的课程,但我们试图根据他们的兴趣来调整课程,以为名叫维多利亚·弗里德曼的讲师说道。例如,学生们正在开发的应用之一就是基于你的心情来推荐电影。

熨斗课堂的学生很可能不会从高中辍学去创建下一个Facebook,程序设计语言更新换代的快,因此他们所学的“Ruby on Rails”语言也许在他们进入就业市场时甚至都不想管了,但是他们在学校学到的技能——如何充分有逻辑地充分思考问题并整理结果——适用于任何一种编码语言。

实际上熨斗学校的学生可能根本不会从事IT行业,但是创建一支未来的程序员队伍并不是这些课程的唯一目的。这些孩子在其一生当中将被他们口袋里的、他们办公室里的以及他们家中的电脑所包围,他们越早学习电脑如何思维,如何劝诱这一机器去制作自己需要的东西——他们越早了解到自己具备那种能力——对他们也越好。

乔布斯曾说过“人人都应该学习一门计算机语言,因为它将教会你如何思考”。

这才是学习编码的意义。在我们会被互联网环绕的余生中,不管是否从事计算机相关行业,学习了解互联网思维、计算机思维必然是应对未来社会的必修课。

文/乐博士机器人

关键字:产品经理, 业界动态, 编程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内容举报】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