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策划系列:态度划分(三)

上一章我们讲到,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维度对用户进行划分,目标是对用户有一个更精准的定位。除了以用户属性进行分类以外,我们还可以根据用户对产品的态度进行分类。值得注意的是,用户行为及用户态度是相互影响的。假设某用户对产品有非常高的认同感,那么经过教育之后行为也能够发生相应的变化,反之如果用户的行为发生了变化肯定也是会影响态度的转变。

基本态度划分

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产品、观念、感情或者事件等)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蕴含着个体的主观评价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倾向性。影响态度的主要涉及三个维度:情感、行为意向和认知。当我们对用户进行分类时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阶段进行调研,首先当用户刚开始使用产品时我们考察接受程度,客户对产品品牌的认可程度、在客户拿到产品时会不会产生新鲜感、对于产品会不会产生抵触感;在客户使用一周以后我们考察使用态度,可以用产品使用频次、活跃时长、浏览量、熟悉程度这些指标对用户做出分类;在客户使用一个月甚至三个月时我们考察依赖程度,这一项可以根据产品的实际情况对客户进行重度、中度以及轻度的分级;有了这些用户对产品不同态度的反馈之后,人群划分才能更加的精准和立体化。

鸿沟理论

鸿沟理论最早是由杰弗里摩尔提出,也被称为“新摩尔定律”。是指高科技产品在市场营销的过程中遭遇的最大阻碍,高科技企业的早期市场和主流市场之间存在着一条巨大的“鸿沟”,能否顺利跨越鸿沟并进入主流市场,成功赢得实用主义者的支持,就决定了一项高科技产品的成败。实际上互联网产品与新用户之间也会经历鸿沟,关键在予采取适当的策略令企业能够成功地“跨越鸿沟”。

产品跨越鸿沟的过程其实也是产品所面对的用户群发生转变的过程。在早期市场中,一款新产品的早期采用者往往是一些能接受新鲜事物,有强烈需求或者是有远见的用户,他们会主动去了解产品并且提出他们的意见。就像一款摄影应用刚上线时会邀请一些资深的摄影师使用,提出他们的意见并且增加一些功能以达到他们的需求,但面向大众市场时则需要作出一些通用化的调整,例如增加一些通用的滤镜、用更易懂的命名等等,这些都是为了消除鸿沟采用的策略。

在策划一款产品的过程中,需要明确产品当前所处的阶段,然后分析特定类型用户的特点,采用不同的策略即可消除产品在进入大众市场前的鸿沟。

三类用户

通常情况下我们会把用户群分成三类,第一类是专家型用户,他们也许是在这个领域有比较资深的经验,也许是我们面对的非常成熟的产品使用者,他们愿意探索新的产品并且会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且这类用户绝对是少数;第二类是意愿型用户,他们也许是有强需求的直面用户,他们愿意使用复杂的功能但需要一定的指引和经营,经过一段时间可以成长为社区领袖以及专家型用户;第三类是主流用户,他们不因这个产品技术有多先进或者这个产品有多酷炫而去了解,只因这个产品解决了他的需求所以他才会去使用,这类用户占绝大多数。三类用户的群体并非不变的,我们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产品用户采取不同的功能/界面设计,以达到三类不同用户的群体平衡。

当我们对用户的行为及态度有一个明确的解析之后,接下来才可以针对他们的需求进行研究。

下一章讲述如何进行需求洞察。


ustinlam。一个产品,半个设计。专注企业信息系统的研究与总结,擅长 OA、CRM 与 ERP 系统的架构与规划。爱好业务需求分析与互联网产品设计。(知乎专栏:遇见产品)

关键字:产品经理, 用户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内容举报】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