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看些干货 多写些总结

梯田旁边的苗

前几天我写了一篇《你经常刷知乎,刷简书,可为啥还是没有什么进步?》的文章,得到了大家的如潮好评,同时大家也问到到底该怎么做呢?在我看来就八个字:少看干货,多写总结。

01现在人对于获取新知识充满了焦虑

现在社会发展的越来越快了,信息也开始呈爆炸性的增长,很多人都会有这种焦虑:社会发展这么快,如果我不多了解些知识,多看些大神的分享,落后了怎么办?特别是那些有上进心,而且还在外打拼的人,他们的焦虑异常的明显。所以很多人每天就会搜集很多文章、教程和攻略,给自己补课,看不完了还收藏起来,心里想着等到有时间了就把收藏起来的东西拿出来慢慢消化,结果收藏起来的干货就再也没有看过。 总害怕错过新的东西,然而真正重要的需要静下心慢慢学习的东西却被忽略了。

02收藏了并不意味自己成长了

说到这,我就想到了我高中时候的一件事。临近高三的时候,总会有一些人来我们学校做演讲,介绍一些所谓的“高效”的学习方法,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来介绍单词速记法的人,他先是用一个演讲把我们都“忽悠瘸了”,然后就开始卖他的书,很多同学都去争相买它的书。我当时也有这种冲动,不买就错过了一个好的提高英语的方式,无奈当时刚好没钱,所以就没买。后来的情况是,买了那本书的人也只是把书放在自己的桌上,根本就没有时间看,总以为买了书他们就有了更多的单词量,其实不过是心理安慰罢了。那些英语好的依旧很好,英语差的依旧很差,没有任何改变。

03干货的作用很有限

能力的成长不是说你占有的东西越多,你就会变得更厉害,而是真正把外在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你的能力才能真正的提高。干货提供的只是一种思路,要进步还是要靠你不停地实践。就拿写作这件事来说,简书上可能有很多人都提供关于如何写作的干货,可能每个人的干货都很精彩,都发人深思。可是这种干货你看的再多,即使你掌握再多写作思路和写作手法,写不出来文章,这些所谓干货的价值又从何体现呢?这是典型的把主次颠倒了,实践才是提升自己的唯一方式。只有在写的过程中,才能发现到底哪篇干货说的是真的,哪种方法适合自己。 成功是靠自己一步一步做出来了的,而不是靠一篇篇干货看出来的。

04实践之后要多总结

平时我们所看的干货或者教程都是很零散的,每篇之间可能有联系,也可能毫无关联甚至相斥,这些散乱的知识我们大脑是不会在我们大脑中留存下来的, 我们大脑的思维和记忆也是有结构的。 这里可以给大家推荐一本书,《金字塔原理》,这本书里提到我们大脑的思维结构:是由价值观为原点衍生出来金字塔型的正三角结构,只有把新学习的知识,连接到金字塔的底端,才能和原有的知识产生交互,是自己的能力实实在在的提升。

举一个现实的例子就很容易理解了,中国古代都会修史书,像《史记》《资治通鉴》等都流传至今,相对于史料价值来说,这些经过加工的二手的信息,肯定不如一手资料更能反映历史事实,但是为什么只有这些东西流传了下来呢?是的,他们整理过的,有结构的东西。那些不经整理的史料,浩如烟海,彼此之间关系不明去,那么一大坨散乱东西怎么可能产生价值,只有经过加工,去粗取精,才能理顺结构,使其更容易保存。

整理自己的思维和记忆就像在编写一本自己的传记一样,每天积累几个字,几年后,也可以成为一本厚厚的书。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般人和精英的区别就在这里,只要短期内看不到效果他就不会做了,而成功往往是留给那些能耐的住寂寞,能取得当下的一点一滴成长的人,我们可以一起坚持。

作者 大飞随笔

关键字:产品经理, 创业, 干货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内容举报】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