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产品经理,我想谈一谈产品优化

产品优化可分为自上而下式和自下而上式。

自上而下式

自上而下是从产品的战略规则开始重新审视当前的产品,将非核心的模块弱化,将关键模块进行强化,进行流程链的优先排序,确定流程链的主次之后,再对流程链的不同环节进行优先级审视,最后才是落脚于单个页面、单个按钮的用户体验。

适合自上而下策略的产品当下状态:当前的产品版本可能由于之前求快、贪大,以模块堆积式的方式,拼凑出了一个整体的产品,但是产品焦点模糊,给用户的主次流程链条含糊。所以,此时更合适的先从方向性与模块化层面进行梳理,哪些模块是核心,哪些是边缘,梳理主次后,有重点地再将核心模块的细节部分补充完善。然后,才进入到底层的优化梳理……

自下而上式

自下而上则是首先还是要清晰认知产品的核心,然后便是全面的优化,从每个页面的信息展示内容、展示方式,对用户的视觉体验和操作体验进行优化,接着对页面与页面之间的交互方式进行优化,再对完整的流程链和功能模块进行审视和侧重取舍。

适合自下而上策略的产品当下状态:产品的流程与方向已基本确定,暂无大变更。但是产品的现状做的比较粗糙,内容的信息展示,操作的交互效果,页面的布局协调性均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而且,底层的业务支杆流程定义得交错在一起,用户行为引导不统一等。此时,优先进行底层的优化梳理,将有助于重新彰显产品的主轴定位。

通常而言,自上而下式的产品优化适合产品规划者进行,抓住主轴,高效利用时间;自下而上式的产品优化则更适合产品设计人员进行,抓住细节,充分保障质量。而无论是哪一种模式,都需要首先明晰产品优化的理念。

产品优化

产品优化要兼顾操作体验、视觉体验、信息体验和需求体验。

操作体验

用尽量少的操作步骤,来完成用户当前需要完成的流程。并且,每个页面和模块里面的流程操作,不能超过该页面和模块的承载力。

视角体验

UI页面的良好效果是必须的,但还不够。好的视角体验,是能够帮助指引信息的展示,引导操作的下一步进行,进行全局呼应。

信息体验

用户在不同的场景下,有对信息不同的需求,用户需要的是当前相关及与自己相关的信息内容。而即便是其他重要的信息,如果不是当前场景下需要的,若也一起展示出来,更多的可能是对用户的不利干扰。

需求体验

用户触碰的功能,流程行为的层层深入,都会带着本意的需求前行。需求体验要以最高效的方式帮助用户满足每一个步骤的需求,不去分割需求,不进行需求转移,譬如认证流程核心在于认证材料的提交,在此环节内不进行任何需求干扰。而完成认证流程后,则伴随着需求的转移,则提供认证结果通知方式的告之,进行认证后需求的呼应与满足。

这四者在大多数的情况下,都是两两互斥的,譬如为了更极简的操作,可能会减少信息的呈现,从而牺牲了信息体验;为了更清爽的视觉效果,则也许会增加操作流程,导致了操作体验的复杂化……而至于具体如何拿捏这个“度”,只能结合经验和判断做出,折中用户视角和平台视角。

产品优化是一件持续的工作内容,不可能一触而就,需要伴随多个迭代版本。但是进入系统的全面产品优化之后,则可以首先以最高的标准进行优化的产品工作,当产品优化内容产出之后,再结合项目的人力资源、时间资源及配合运营市场的策略,进行优化内容的优先级拆分。

而产品优化具体需要优先到什么程度呢?答案就是一款优秀的产品应当所应达到的状态:用户进入产品之后,能够明确地完成想要完成的操作,获得想要获得的信息,而且能够让用户充分享受这个过程……

关键字:产品设计, 产品优化, 产品经理, 体验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内容举报】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