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阿尔法狗、斯坦诺维奇到芒格(二):人类学习和认知方式的常见误区

上一篇我们从新版阿尔法狗横扫围棋界聊到了如何在人工智能时代人机共处的问题。回顾请点击:从阿尔法狗、斯坦诺维奇到芒格(一)大白话告诉你阿尔法狗为什么这么牛
这篇我们要接着聊聊人类在学习和认知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有哪些。

被严重误读的心理学

要解释说人类目前的认知方式和学习方式到底是如何的,到底有些什么样的问题。其实是一件几乎不可以办到的事儿。关于大脑心智的探索目前还有太多未知的东西,比如大脑里的各种生化反应和电流到底是怎么创造出愤怒、爱、痛苦、抑郁这些情绪和感觉的,我们至今仍然没有一个准确答案。人类科学在大脑面前,犹如刚刚进入殖民时代的西方国家:我们知道大概的世界的轮廓,可是对于新大陆内陆到底有什么,其实一无所知。

38a4df2e2c1547ad9cecb47b3dbe8ec4.png

但是从“现象”层面去描述已经被发现的人的认知中已经暴露的种种问题却是可行的。我们就以一个在当代越来越被重视,越来越被更多非专业的普通大众视为必须要学习了解的心理学来看看好了。在这个心理学领域被误读这点上,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基思·斯坦诺维奇的专著《这才是心理学》有详细的讲解。(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中描述的人类思考的“系统1与系统2”的理论其实就是引用的斯坦诺维奇的发现。)

误读1:心理学是万能且无所谓不能的
心理学在当代的定位越来越类似于人类历史上出现过的神父、祈祷、星座、玄学等等,似乎成为很多人的心理慰藉和解脱之道。事实上,很多人也的确把星座、属相、血型和各种心灵鸡汤当成心理学范畴了。每个人都想学点心理学以解释和排解自己心中的痛苦、郁闷、彷徨等等。甚至期待着心理学给自己更大的能力,比如阅读人心、操纵别人。

解读: 事实上要理解心理学本质上是一门实证科学。它的研究范围和功能都是有限的,它的预测和解释力都是基于客观数据,结论也是具有概率的,并不存在“一招鲜吃遍天”的完美理论。而上述经常被作为伪心理学内容被传播给大众的内容更是跟作为实证科学的心理学没有半毛钱关系。

误读2:心理学就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
很多心目中的科学的心理学就是心理咨询和《梦的解析》,就是躺在沙发上把自己的痛苦讲给咨询师听。

解读: 真是成也萧何败萧何,弗洛伊德固然让更多人关注到心理学。可事实是,在现代心理学中,弗洛伊德的理论越来越不被主流学界认为是科学。它用一个复杂的概念结果,在事后解释人类行为,但是并不做事前的预测。

更重要的是: 它不具备可重复性及可证伪性。 而这两点恰恰是所谓“科学”的标准。(在此处请注意中文语义中的“科学”的误读:科学并不是指代“真理”,而是指通过实验、求证、推翻和创新的方法逼近客观事实的研究方法。)只有理论是可重复的,可以被证伪的才有可能被其他研究者重复、观测、修正甚至被新的理论推翻。只有如此,科学的才能得到进步。

误读3:陷入本质主义的错误,忽视操作主义
你应该有这样的经历:跟某个人探讨某个问题的时候,比如探讨不同经济模式的各自的公平和效率的问题,对方马上打断你说:等等,我们先来探讨下什么叫“公平”什么叫“效率”。对,像这样期待着在定义上给出一个理论内在本质或者本质属性的角度的解释的错误,就是本质主义的错误。当代人基于类似“情绪”、“智力”等等概念跟每个人都有关,尤其希望心理学回答终极问题。而忽视操作主义的错误又会引发后面一项误读。

解读: 事实上,科学从来不去试图或者敢于解释终极问题。科学的目的在于解释现象,而不是对措辞进行分析,所以比如定义“焦虑”的时候,心理学家不同意定义为“我不时感到的不舒服和紧张”——这是一个无法复制的解释。而是给出一个可观测可重复的 操作性定义 ,用像问卷和生理指标测量这样的操作来定义它。

误读4:望文生义的预设性偏见
回想下你在看很多很复杂的新的理论时候,是不是烦透了作者给出一连串复杂的具体描述和定义(通常就是操作性定义),然后急不可耐的说:哎呀,你说了半天不就是表达XXXXX的意思嘛。亦或者,听到电视里经济学家说到“成本”这种你日常生活中每天都会用的概念的时候就说:这个概念还用你解释?我天天都在用啊。然后这种带着你个人预设性偏见的认知就会成为你脑中这门学科的认知。

解读: 比如心理学中的“智力”、“焦虑”是我们生活中非常口语化的术语,所以大多数人会忽略它背后在心理学这门科学中的确切、特殊的定义,特别是在复杂的、拗口的操作性定义面前,我们会习惯性的简化它,用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自己原有的认知系统去理解它。然后这背后带来的就是预设性的偏见让你根本就理解错误了,再加上本质主义的错误让你过于关注理论的名词定义,你对于这门学科的误读只会越来越远。但是有趣的是:在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这样的社会学科上,预设性偏见和本质主义的错误更为常见。但是我们在理工类学科上不会这样,你会对“拉格朗日中值定理”产生预设性偏见吗?呵呵,估计很难。

误读5:以自己的个案或者自己的个人见证来理解心理学
多数人学习心理学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解释和改变自己的情绪和心理健康问题。所以当学习到的心理学知识不支持或者不能完全解释自己个人的问题的时候,就会放弃或者不认同。还有可能是正好相反,基于个人的具体体验或者亲眼看到的案例就认为某个理论是正确的。

解读: 为什么在心理学领域认为个案和见证叙述是毫无价值的?基于以下几个问题:

安慰剂效应 在临床医学和心理治疗的双盲实验中发现,无论是治疗组还是安慰剂组,都会让患者得到感觉变好的倾向。比如80年代中国气功热中,无数人声称以及真的在练习气功的过程中病情得到了缓解甚至康复。可我们无法就此认为气功真的包治百病。

鲜活性问题 个人非常容易受到更容易获得或者最近得到的信息来决策。比如长篇累牍的马航事件的新闻报道会让我们产生觉得坐飞机是一件风险非常之大的事情,但是忽视了每年死于车祸的人数远远大于飞机失事死亡的人数。

巴纳姆效应 普通人会觉得泛化的个性总结和描述都是有效的,并且独特的。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12星座的性格描述。

上述几个心理学问题都证明了产生个人的见证多么容易,而个人的案例和见证又是多么的毫无价值。 心理学是具备概率性质的,也就说它的研究对象是作为整体的人类,对于个体人类说,因为概率、偶然性等问题,心理学理论的预测并不会百分百成立。 但并不能以此来判断某个理论的正确与否。

误读6:相关性及因果关系的谬误
在大数据时代,我们每天被各种数据包围,但是很多时候数据背后的相关性和因果关系被我们误读了。如果告诉你北京的心理疾病的人数是全国最多的你会怎么理解?是不是理所当然的会觉得因为北上广深的生活节奏太快了,压力太大了,所以造成更多的人患有心理疾病?但是不是有可能是因为北京的心理治疗资源最丰富,所以患者都到北京来治疗呢?

解读: 当我们事先有已经有预设和期望时,这种选择性偏差就非常容易出现并且非常不容易被发现和改变。再次提到,心理学由于跟每个人日常的生活极其相关,更容易基于自己的经验产生这种相关性和因果的选择性偏差。比如我们很多人似乎理所当然的认为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性格有因果关系,可你有仔细思考过为什么很多同样类型的原生家庭会造成子女完全不同的性格?

上述是几种主要的在学习心理学时容易出现误读的地方,实际上,如果你看得够仔细,就会明白,其实我想说的是:不仅仅在学习心理学,在几乎学习所有新的一门知识、理论、学科的时候我们都容易产生上面的几种误读。很多误读都是基于类似本质主义、巴纳姆效应、安慰剂效应的心理误判造成的。那么人类的认知方式中到底有哪些心理误判呢?

人类的25个心理误判

关于其他的人类的心理误判,以我的阅读范围内,似乎没有人比查理·芒格总结地更好了。所以请允许我在这里直接引用他的文章。人类误判心理学——查理·芒格

《人类误判心理学》引自此书

我们的学习和认知方式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偏差?

刚才我们花了很大的篇幅去描述我们在学习心理学时发生的误读,在日常认知这个世界以及学习新的知识的时候其实很多时候都在发生同样的问题。那么到底是为什么呢?以我的理解,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的原因:

1.人的认知本来就是个吝啬鬼
在斯坦诺维奇的另一本书《超越智商——为什么聪明人也会做蠢事》中提到了“认知吝啬鬼”的概念。之前也提到过了人类认知世界的两种过程:系统1和系统2。系统1倾向于直觉式的、情绪式的,快速、下意识的反应,而系统2更倾向于理性的、反省的、慢速的。

而其实我们的大脑多数时候更偏向于使用系统1来解决问题,因为它调用记忆和资源比较少,更加节省和快速。大脑极其吝啬,喜欢走捷径。喜欢在已知信息很少或者肤浅的情况下进行最简单的推理,而不愿进行稍微复杂但是能够得出正确答案的完全分析推理。

所以我们会在学习的时候喜欢望文生义、喜欢看到熟悉的生活中的概念就理所当然的认为理解了,而不去考虑它在这个特定学科中的操作性定义。所以我们会被普遍性的描述所吸引,但是没有想到一个星座的描述为什么除了对我来说准确之外,还对很多的其他人也是描述准确的。

如果你觉得自己不是这种人,请看下面这个例子:

球和球拍的总价是1.1元,已知球拍比球贵1元。请问球的价格是多少?

如果你脱口而出是0.1元。嗯,对,你的大脑也是个认知吝啬鬼。跟我们绝大多数人的都一样。这是进化的自然选择带给我们的。想象下5万年前的智人祖先,如果肚子饿了看到狮子还要仔细分析下要不要抓的问题,可能就已经死了。

2.工业时代的学科分类加剧了认知吝啬鬼
我们目前的教育体系依然延续的是工业时代的学科分类。工业时代的生产力是基于分工和行业细分,所以要求的人才与此前人类发展阶段的不同在于:不需要成为各方面全面发展的通才,而是垂直领域的专才。越专精越好。于是我们的教育中的学科分类也是越来越细。逐渐发展出每一个细分领域都无比庞大精深的现状。

它从两个方面加剧了认知吝啬鬼:

  • 对于不论是接受一般性教育还是试图走上学术道路的人来说,在这种状况下,想完整研究一门学科所有的知识变成了不可能。穷经皓首一辈子也只能换来一个点上的了解和突破。所以指望个人在每一个新知识、新学科上都打破认知吝啬,利用系统2来深度学习,是不太现实的。
  • 刚才也说过了,对于理工科学科来说,相对来说,本质主义、预设性偏见等等错误会相对出现得较少。(并不是完全没有)这是学科的研究方法的特性带来的。但是过于细分的学科分类,让非理工科背景的人才很难接受上述的思维训练。

3.人文主义(自由主义)带来的过于重视个人经验
根据《人类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新作《未来简史》的见解:人类在人文主义,特别是其主要分支——自由主义兴起之后,打破了之前认为由神或者其他的更高级的主宰来赋予人类行为和情感以意义,以神为中心,转为变为重视个人的价值,认为人生的意义是个人自己赋予的,个人的体验变成最重要的东西。

自由主义的优点和对于当今人类的作用就不必赘述了。但是在学习和认知领域其实也带来弊端:过于强调个人情感和体会,强调个人经验,也会导致新知识的认知障碍,相对更难深入理解学科和知识本身的特点。还记得刚才说的,本质主义、预见性偏差和个案见证的无意义吗?过于强调个人感受和经验实际上就在加剧它们: 只有我认为对的知识才是好的知识!只有跟我的个人经验、经历有关的知识才是好的知识! 对,人类就是这样的自大。大家可以想想,连当代艺术的评价标准都是:看的人觉得美,就是美。

1917年杜尚买了一个小便池,并宣布这是一件艺术品

预告: 第一篇我们谈到了AI,第二篇从心理学的误读谈到了人类目前的心理误判和认知方式缺陷。其实我真正想说的已经呼之欲出了: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更好的更适合的学习及认知方式到底是什么? 嗯,别着急,第三篇就会为这个话题收官。

以上

相关阅读:

从阿尔法狗、斯坦诺维奇到芒格(一):大白话告诉你阿尔法狗为什么这么牛

从阿尔法狗、斯坦诺维奇到芒格(二):人类学习和认知方式的常见误区

作者 郭老湿

关键字:业界动态, 心理学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内容举报】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