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个月从 0 到 1100 万,嗨团建正在重新定义团建

能不能颠覆团建行业我不确定,起码他们能让团建变得好玩。

团队建设活动简称“团建”,英文team-building。似乎这是大多数公司都会有的一种文化,据说这种文化的目的是把员工从工作环境中抽离出来,放到另一个场景中建立一些工作之外的联系和感情,把这种状态带回到工作中也能减少内耗、提高效率。

在认识嗨团建的张海博之前,我既不知道团建(的活动)可以这么玩,也不没想到团建(这个生意)可以这么玩。

张海博其人

我和张海博在一个投资人的群里认识的,他在群里的名字叫“Kurt@嗨团建”。一开始我和他并不熟,只是当群里聊一些话题聊得很high的时候,他会时不时冒出来说几句,因此稍微有一些交流。不过,这些话形成了我对他的初步印象:

1、这个人很资深,有水平。

2、这个人很有趣,会自嗨。

3、这个人不太正经,趣味比较低纟......接地气。

后来,大家熟了之后,这些判断基本上都被证实了。

和海博熟悉的契机是在去年参加百姓网的半年报沟通会,当时百姓网的董秘兼CFO高奕峰在台上聊得正嗨,我则低着头在那个群里聊地正嗨。模模糊糊中听到高奕峰说到他们投资了一家叫“嗨团建”的公司,我听了一愣,顺手@了一下也在群里抽科打诨的Kurt确认下情况,结果还真是百姓网投了他们。借着“百姓网”的话题,我们聊了起来,之后网友面基就成了朋友,也有了更多的了解。

虽然认识的时间不长,但我发现似乎我们身上不乏相同的特质——乐观、具有创造力、精力充沛、难以束缚、追求新鲜感等活跃型人格的特征。海博很擅长自嗨,每次碰到他都感觉他处于亢奋状态,从他身上都可以感受到一股对事业的热情和自信。但这并不表示他是一个感性驱动的人,实际上他跃动的创造性背后都有明确的思考逻辑来支撑创意的可行性。从海博的很多细节,例如手臂上的纹身、知识领域等,都可以看得出他以前(或许现在也是)八成是个玩咖,不过像团建这样的活,恰恰需要一个“玩咖”来做才能让他变得有趣。

创业之前,张海博在全球知名的人力资源咨询公司AonHewitt中担任商务总监,具有很强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性和行业根基。2015年,做腻了人力资源的海博,决定自己创业,选的方向是与人力资源毫无关系的社交。不久,通过叫“出来嗨”的聚会社交产品,海博获得了千万人民币的融资。不过在2016年3月的时候,公司进行了巨大的方向性调整,这才有了这家做团建的企业服务公司嗨团建。

海博怎么会从“出来嗨”转向现在的“嗨团购”,这些我没有和海博细聊过,我猜大概是这么一个故事。

2015年9月左右拿到融资的海博,开始全力运作“出来嗨”。几个月后,虽然他手上积累了大量的娱乐场地资源,但新用户的获取成本很高,而且整体活跃度比较有限,原本期望从场地方获得收入的可能性看起来比较渺茫。出于补充公司营收的目的,凭着自己原本在HR行业的积累,海博接了一些团建的活,猛然发现这里面其实有不错的利润空间,而且整个行业简直就low爆了!他感觉自己可以到那个领域去统治世界,于是在2016年3月,吞了自己当初不想做HR业务的初心,全面转型开始运营“嗨团建”。

以上纯属猜测,如有雷同,也很正常,因为很多所谓的跨界创业往前追溯都是这么回事,包括我自己也是。

总之,自从海博转型做团建业务,他的公司开始发生了巨大的变异。

不可思议的增长和看不见的颠覆

分析嗨团建业务的时候,看了海博给资方的商业计划书,他们的增长速度有些不可思议。

嗨团建的业务正式开展于2016年3月,在这一年一共服务了正好100个客户,完成145个订单,其中65%订单为旅游团建服务。2016年总营收达到1100万元,毛利率32%,每个季度营收环比增长率为206%、107%和283%。

按照这些数据,我自己又做了一下推算,新增了一些运营角度的数据。

1、增速:按照其环比增长率计算,嗨团建全年营收增长了6倍多。

2、复购率:100个客户对应145张订单,也就是说其中将近一半的订单是复购订单。

3、客单价:每张订单的客单价达到7.6万元。如果按照每家公司100人计算,嗨团建的服务人次为14500人,人均单价将近800元。

这些数据如果是真实的,我想同行看完忍不住会要说WTF,简直就是爆炸。

初看起来,我觉得其实嗨团建的模式和传统的团建公司没有多大的区别。海博虽然觉得自己是互联网公司,但整个业务流程无非是谈客户、做策划、确认方案、安排执行、执行总结这些步骤,面上看和互联网其实没太多关系。这种情况下,嗨团建能在去年飞速增长,必然有一些前台看不出的原因,而我认为这根子上是于海博对团建服务深刻的理解所带来的颠覆。

海博曾和我探讨过一个问题,在团建中,团建公司提供的应该是产品还是服务,而服务单位提供的应该是产品还是服务?

海博说,很多团建公司提供的是服务,但我们认为应该提供产品;很多服务单元提供的是产品,但我们认为应该提供服务。这话当时我理解了一个大概,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才真正想明白他所说的意思。

团建归根结底是为企业提升团队凝聚力的手段,然而几乎从来没有人研究过团建应该怎么做?为什么要这么做?市场上,大多数提供团建服务公司都把自己定位为服务方,其工作目标着眼于满足客户的需求,客户企业的水平上限就决定了整个团建活动的上限。说起来,企业里会有哪个HR专门去研究这个吗?自然是不会,所以大多数企业的团建都让人无语。同时,服务单位将自己视作一个产品提供方,则无法真正满足企业在团建中的需求,只能由团建公司全程引导,这对实际带领团建的执行者素质要求极高。

基于海博人力资源咨询经验对团建的认知,嗨团建建立了专门的产品研发团队,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考虑“应该如何玩”的问题。这个产品团队把现有的服务单位所具有的资源进行重组,并通过加入新的元素包装成更受到企业和年轻员工们欢迎的产品。我们可以看到嗨团建的团建产品中有一些很热门的产品,这些产品往往有一些熟悉的名字,例如湄公河行动、釜山行等,这些都是在原有的彩蛋射击、徒步旅行、解谜游戏等产品的基础上进行的二次创新。

嗨团建的这种改良很快就在市场上产生了效果,客户基于产品进行决策,在其中加入个性化的需求,不但轻松的完成了公司的团建任务,还提升了团建的质量。而对嗨团建来说,他们反而可以通过更轻的方式为客户提供更标准化的服务。这也是嗨团建虽然营收爆炸,但至今不过30人左右的原因。

越low的行业越需要标准化

事实上,嗨团建对团建的改良并不止如此。我总结下来,海博实际上想做的应该是团建行业的标准化,以此改变现在整个团建行业的混乱状况。而他的标准化大致可以归纳为三个方向。

一、理念的标准化

所有企业都有团建,但没有几个企业真正理解团购的意义。而现在整个团建市场进入的门槛很低,大多数的团建公司都是由活动公司转型而来,甚至很多团建活动是由公关公司、会展公司、旅游公司等具有一定线下活动组织能力的公司兼营的,这样的不专业必然导致整个行业的平均水准很low。因此,真正能够通过团建达到提升团队凝聚力的目的的公司自然少的可怜。

而张海博作为一个人力资源咨询行业多年的从业者,有自己深刻的理解。按他的说法,“现在哪个企业玩那种一个人从高处跳下大家接住他,然后说这就是‘信任’的团建活动,那就是在搞笑了。90后只要哪怕智商正常一点都不会吃这套,只会觉得这个公司简直就是傻X。”所以,嗨团建的团建产品设计以“有趣的参与感”为第一要务,将企业想要传达的合作、分工、拼搏等理念自然融合到游戏中,达到所谓“体验式学习”的目的。并希望借助自身的产品,帮主企业将团建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二、流程的标准化

近几年,整个企业服务领域都呈现出从服务导向转向产品导向的趋势,人资外包、营销、公关、财务等各个领域涌现出各种各样的SaaS,这实质是行业信息结构化和构建标准化的过程。而标准一旦形成,行业整体服务水准得到提升的同时,市场集中度也会大幅度提高。如果找个热词来形容这个过程,可以说这是一场“企业的消费升级”。

从前端看,嗨团建是让服务转变为产品,但这其实只是后端标准化和结构化的投影。在企业看来,团购是一场活动,但是在张海博看来,团购就是十张表单——人、场地、影像、餐饮、交通、住宿、道具、奖品、内容(游戏)、保险。嗨团建正是因为完成这十张表单的标准化,才有快速的发展。而未来,嗨团建未来将会将他们开发的ERP系统转变为SaaS系统,输出给行业,帮助团建行业达成更高的服务标准。

三、资源的标准化

海博说,嗨团建的未来要“站在中台,看向后台”。而这后端,正是团建所需要的资源方。

整个团建行业由于一直是服务导向,团建公司总是被客户牵着鼻子走,实际上并没有积累多少优质资源。很多公司都是在接到客户之后,才开始现成匹配相应的资源,而这些资源不管是从质量还是从价格来看,都没有任何优势可言。所以客户花了冤枉钱,但团建公司也同样没有赚到多少钱。

而嗨团建在流程标准化的过程中,也对现有的服务单位重新的做了定位和评估,基于自有的数据库优化服务资源,提高整体的服务效率。而这些资源随着嗨团建的开放和更多合作伙伴的引入,将推动整个团建行业的社会化分工。未来基于嗨团建的产品、流程管理和资源库,提供团建服务的公司将可以专注于客户拓展和管理,而不需要再分散精力整合供应商,同时还能获得更高的利润。

如果嗨团建真的能推动这些标准化,那可以大大提升整个产业的运营效率。而嗨团建自己则可以成为整个行业的水电煤管道。

未来或许是集体旅游?

从上面看来,嗨团建的价值之一在于统合整个团建行业,将行业集中化。固然,做行业水电煤的想法非常有趣,但我从嗨团建的数据中看到了一些似乎挺有趣的东西——嗨团建65%的订单是旅游团建服务。

我有旅游业的朋友,有些做线路,有些做客户,他们都想切入集体旅游,而且都知道企业福利是集体旅游的最大入口,但始终很难找到一个契合点,来让企业为集体旅游买单。但从嗨团建的订单分布来看,大部分订单都是旅游团建订单,也就是说企业是愿意为集体旅游买单的,但并不是视作福利,而是视作团队能力的提升。

的确,我从自己这个小boss的视角出发,你让我掏钱给员工发福利,不管多少都觉得是放血。但是如果你告诉我这次旅游的目的是通过各种游戏提升企业的团队凝聚力,提升企业的工作效率,那我也免不了有所动心(当然会不会掏钱是另一回事)。我觉得嗨团建目前的高速增长和旅游团建服务所占的比例,可能正是印证了这样的一个心态。

所以,团建大概是目前少数被验证的集体旅游入口,而掌握这个入口所需要的,恰恰是旅游公司所不具有的人力资源专业性。比起团建,这或许是嗨团建在未来的更加巨大机会。

作者 黑焰十字

关键字:产品运营, 团建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内容举报】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