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启示:我为什么卸载了“咕咚”

作为一个非专业跑步爱好者,我从2016年开始使用咕咚App,断断续续的跑步过程都在上面记录。上家公司每年都会组织长跑活动,当时公司推荐用Keep,但因为习惯问题,我依然使用咕咚。

当时我一度认为自己的咕咚的忠粉,没想到2023年之后,我渐渐地不再愿意打开它,转而因为带了华为手表,变成了华为运动健康app的活跃用户。

从用户角度,可以说我粉转黑了,从产品设计角度,这个过程带给我很多启示,今天就来聊一聊。

我想,这个过程应该也是同类软件商业化过程中的困境,具体的商业化路线,每家企业都有自己的思考,但希望这些软件不要再“以牺牲用户体验”为代价推进商业化了。

一、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1. 开始无语

使用咕咚7年,让我开始不喜欢它的起因,是前两年逐渐“崩塌”的勋章体系。

去年的文章中也聊过这件事(产品思考 | 以跑步为例,通过场景连接功能),当时也是以咕咚为例,字里行间中流露出对软件的喜爱。

运动结束之后的勋章,原本是一种鼓励、一种荣誉感,应该是一种让用户愿意分享的“社交货币”。

然而咕咚后续推出的勋章,越来越多,给人的感觉就像严重通货膨胀之后的货币贬值,这个勋章也越来越没有价值了。只要我跑,就有勋章,还经常有很多个。

勋章的名字也是越来越让人捉摸不透,我也不知道这些勋章的意义是什么,重要的是,它需要我在运动结束后,一个个的领取、关闭。

2. 开始弃用

勋章的问题,并不是阻断性的,真正让我开始有弃用的想法,是今年某个版本升级之后,对用户“核心目标的阻碍”

这里面主要有两个问题:广告弹窗、默认路径

首先是广告弹窗,我其实可以理解类似产品的商业化压力,当用户体量变大之后,接一些广告也无可厚非。

但是……

这广告也太喵的多了吧,给大家放几张图体会一下,从开屏,到选择任何一个一级菜单,全是广告,而且是阻断式的弹窗。如果是浮窗或者嵌入主页面的广告,我也能忍,但频繁的弹窗广告,我就忍不了了。

第二个问题就是默认路径。曾经咕咚打开之后,就是跑步页面,我只要点击“Go”按钮,就可以开始了。

升级之后,我差点没找到从哪开始!

再加上每多操作一步,就多一个广告弹窗,两个问题结合起来,我就不想用了。

3. 替代品的出现

但我是一个懒人,软件的替换成本有时挺高的,一是用户习惯问题,二是历史数据问题。

虽然我不是一个高阶跑者,七年下来也只跑了四百多公里,但在咕咚上的三百多公里跑步记录,还是不愿丢弃。

直到我戴上了运动手环。

用运动手环开启跑步计时简直太方便了,只需要按两三下就可以了,而且不用打开软件,因为软件打开的过程也需要等待,需要加载。

所以从今年下半年我重启跑步开始,便只用手环计时,跑完之后再在手机上查看数据。

仿佛整个世界都清净了。

所以,对不起,我在截完了上文的这些图片之后,选择了卸载咕咚。

二、产品设计和商业化的启示

作为产品从业者,通过自己日常体验与观察,去觉察和提炼产品设计中的方法论,是一个重要的积累习惯。

因此,本文也将基于上述现象,对这件事进行分析。

1. 高频到低频场景转化难

这里的高频和低频是相对而言。以运动为例,很多爱好者每天都会打开软件,或者能够作为周活跃、月活跃用户。

但是这些用户,我们如何挖掘其更多的价值呢?比如把他们转化为付费课程、付费活动的用户,或者让他们能够在这款软件内进行内容输出。

所以,我把这个问题定位为“浅层次高频”场景,到“深层次低频”场景的转化,而非单纯的“免费”到“付费”的转化。

其核心是让用户更忠诚,更有粘性。而咕咚的一系列操作,显然是没有把我转化成功。

2. 软件商业化的艰难

我的工作经验主要在B端,B端的商业化模式和C端完全不一样。C端的软件,大多都是按照获客、留存、活跃、付费这样的用户漏斗进行的。

但这个过程很长,公司面临着成本压力、投资人压力等等,使得经常在没有设计好商业化路径时,就迈出了这一步。

就像我上面说的,软件里面加广告无可厚非,但我们需要在“用户目标”和“商业化目标”中找到平衡,不能为了赚钱而打破用户的核心体验。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微信和抖音这两款当下的国民级软件。

在商业化上,微信一直很克制,我们也能潜移默化的发现软件中的广告,但它并没有对用户的应用带来过多的打扰。像朋友圈中的系统广告,会随着我们“上划”的动作自然消失,有时还会因为其他朋友在广告下的留言而互动起来。

反观抖音,现在刷10个短视频里,有一半多都是广告、带货、直播了吧,这个数据为字节今年在营收层面超越腾讯也添了不少砖,加了不少瓦,但它对于用户的影响相比微信,就会更大一些。好在,从交互上用户也可以快速划走。

对于国民级头部软件尚且不断探索商业化,作为其他层级的应用,则更加艰难。我觉得运动类APP都面临着类似的问题,不过keep作为从诞生之初就在内容、课程的创作上有独立ip的应用,似乎比咕咚要更靠前一步。

另外,我日常使用的几款软件中,也有很多在商业化过程中对用户产生严重打扰的。

比如印象笔记和帆书,我都是这两款软件的会员,但上个月的双十一活动中,他们的续费广告直接让我想卸载,问题同样是弹窗+用户核心旅程的阻碍。

因此,C端产品在“赚钱”和“用户”之间的平衡性,将是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3. 核心功能、留存功能、付费功能

上半年我曾写过一篇关于核心功能和留存功能区别的文章。简单来说,以微信读书为例,核心功能是“阅读”,但是这个核心功能可替代性很高,我在其他类似的软件下同样可以阅读。

所以它的留存功能,可能是“笔记和想法”,也可能是自己的阅读数据,因为这些曾经的记录,让自己不愿意换一个新的阅读软件。

而付费功能,是应该建立在核心功能,还是留存功能的基础上呢?不同的产品会有不同的选择,也有很多产品会在这两类功能之外,构建自己的“增值服务”。

但很多产品在设计付费功能,以及从免费到付费的转化链路中,会严重损害用户对于核心功能、留存功能的使用和体验。

最终的结果大概率是两个:得不偿失,或饮鸩止渴。

4. 我的浅见:做好用户分层分级挖掘

用户分层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很多产品设计者并没有真正做好用户分层或分类。

仿佛我按照某个维度对用户做了区分之后,任务就完成了。亦或即使做了分层分类,也没有制定明显的差异化挖掘策略,最终还是一套通用的组合拳,拿下几个算几个。

写到这里,我想到了《麦肯锡结构化战略思维》中,对于“名词定义”的描述,大致的理念是:我们基于不同的维度,可以对同一个名词拆分成不同的分组。

名词定义的价值,一方面是为了统一大家的意识,免得理解上有偏差,另一方面是为了对名词进行细分,按照不同的细分制定不同的策略。这也是结构化表达的简单有效方式(扯得有点远)。

所以,我们要先认真考虑一下,产品的目标用户,到底需要以哪些维度、哪些特点,分成哪几类?不同的用户有哪些不同的标签?

还有一些情况,是因为在技术侧,对用户分层营销的难度太大了,系统改造起来需要架构层面的变化,也让很多产品团队望而却步。

另外,很多产品负责人觉得用户的差异化营销效果不佳,我个人感觉是,不要把用户划分、策略制定上的问题,迁移到差异化营销的理念上。

这句话可能不好理解,换句话表达:不要因为自己买了烂西红柿和臭鸡蛋,没掌握好火候和调料,就说西红柿炒鸡蛋这道菜非常难吃。

昨晚把这篇文章发到星球之后,收到了一位星友的评价,说的也很中肯,看来类似的问题,大家在生活中应该也经常遇到。

三、写在最后

其实从去年开始,C端产品从行业宏观情况来看,就已经进入了触顶阶段,新用户增长遇阻之后,老用户的挖掘就变得更加重要。

然而加上这两年经济的下行,各家企业尤其是非头部企业生存压力日益严重,企业亟需回血、造血。在这种形势下,确实很难保持冷静和克制,容易昏招百出。

当一家互联网软件公司,不再将用户放在首位时,也许就是华灯散尽的开始。

这,便是咕咚这款软件带给我的宝贵财富。

备注:我不是专业的C端产品,也没有具体可行的建议,只是发现了问题,分析了问题,剩下的留给每位从业者吧。

为我投票

我在参加

不想延期,公众号:不想延期。半路转行的B端泛金融产品,坚持“以实践验证理论,以输出倒逼成长”的目标。点滴珍贵,重在积累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内容举报】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