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费

对用户付费行为的分析

所有产品都有一个绕不开的问题:付费。说得高大上点,叫商业模式;说得土气一点,叫怎么赚钱。所以,这篇文章就想思考下,怎么赚钱。(默认产品本身能为用户提供持续高质的价值)我们希望每一个新用户,都能够从零付费成长为稳定付费。这个过程中,推动用户付费行为深入的关键节点依次为: 付费认同、付费破冰、付费习惯、付费增长 。下面会阐述每个节点产品能够做的事情。下图为本文的行文结构:(右击

付费阅读,是开倒车!

当前流行付费阅读,很多朋友都开通了付费阅读,我也不例外。但在做付费阅读后,我发现有个问题很难办,就是我做了付费阅读,那么我的公众号还要不要同步了?同步吧,觉得对不起付费用户。人家付了钱,你凭什么又在别的平台免费看?不同步吧,那么之前的粉丝怎么办?都转移到付费平台上?在做了付费阅读后的一段时间,忽然就对粉丝就有了分别心。于是用付费与否来区别粉丝,付费阅读的是真爱粉,不付费阅读

1500 亿的知识付费大蛋糕,得到、知乎们该怎么吃?

今天,我们利用一份研究报告,来梳理一下知识付费的前世今生及当前的竞争格局,并分析各细分领域企业的探索历程、盈利模式及各自的优势与瓶颈,对未来的市场空间作出预测。【编者按】得到、知乎Live、分答、喜马拉雅FM......大多数情况下,当你听到这些产品时可能会联想到时下被资本、舆论炒得火热的“知识付费”(或者是“内容付费”)。目前在这一领域,得到和知乎率先撕开了口子,喜马拉雅

运营的视角,看这波知识付费

3日未更,实感抱歉,不知,您还记得我。除了工作上有些忙碌之外,更多是用来集中思考这波“知识付费”,是否『有机可乘』,机会在哪,如何切入?一、后院那点事6月5日,很荣幸被听听喵抱进了听听后院共同成长群,入群后,一发不可收,恁多爱学习成长的小伙伴,自己每天不进步都有点不好意思待在里面了。社群都在说,不再于数量,质量更重要,我想说,这里数量多,质量也好!譬如:英杰美女以复盘黄有璨

知识电商的冰与火之歌(8000 字带你读懂一个行业)

《权力的游戏》(原著《冰与火之歌》系列)第7季就要开播了,真正的火拼与厮杀伴随着七大王国各方势力的最终角逐,大战一触即发!同样在知识付费战场,通过猫哥这一年在知识付费领域的工作和学习,猫哥认为知识付费的探索阶段已经基本结束,新的整合与战争即将开始。01 知识电商四大势力初探知识电商经过一年的发展,已经形成四大势力,势力各方暗潮涌动,大幕将被拉开,大戏即将上演。处于知识电商第

「知识付费」硬的尴尬,软的大方

每年一次和巴菲特共进午餐的机会,自从2000年开始以来,迄今为止的平均竞拍价格接近50万美元。但是巴菲特也早已声明,他不会在午餐上谈论买卖股票或是投资方向的具体话题——而这正是巴菲特的最大价值所在——所以共进午餐的机会,事实上只是与一位老人畅聊人生罢了。不过,在缺乏利益激励的情况下,为了获得和巴菲特同席进餐的资格,拍卖价格依然始终居高不下,步步高集团的董事长段永平就曾坦言,

知识付费四大巨头:喜马拉雅 FM、知乎、得到和分答发展现状浅析

2016,知识付费元年,随着行业的发展,付费领域的四大巨头产生。本文对四巨头的发展现状展开了分析,让我们来一窥究竟吧。2016年在互联网被誉为三大元年:人工智能元年、网络直播元年和知识付费元年。知识付费领域在过去一年中发展迅速,罗辑思维团队推出得到 app、知乎推出知乎live和值乎、果壳推出在行和分答、喜马拉雅FM作为领先的音频平台进军知识付费。根据36Kr的推算,201

罗辑思维拟融资 9.6 亿元 知识付费是不是好生意?

鉴于罗辑思维IP效应较强,苹果抽成与政策监管尚未明悉的情况下,罗辑思维的成功是否具有代表性值得商榷。罗辑思维拟融资9.6亿元的消息近日曝光,财务数据披露,罗辑思维2015年、2016年以及2017年一季度净利润分别为1860万元、4462万元和3805万元,本以为会遭遇规模瓶颈的知识付费拥有如此业绩让外界大跌眼镜。但鉴于罗辑思维IP效应较强,苹果抽成与政策监管尚未明

知识付费?各位老(shang)师(ren)教给我的道理

知识付费,是你被各位老师所欺骗,也是自己的自我欺骗。知识付费这几年一直很火热,几乎渗透到各个领域,我也在此花了好几千,相信像我这样的人也不少。前几天回顾购买课程的这段时间,想想我花费这么多时间精力在这些课程上到底值不值。好像并没有像宣传的效果这么好。我的生活品质大大提升了吗?我的工作加薪了吗?我的旅游梦想实现了吗?仔细看看买的这些课程,都大同小异,都是关于时间管理,高效工作

知识付费时代的入局与破局

知识付费的火爆,给互联网带来了新的商业模式,也使得知识的商业价值能够有更多实现的可能。2016年下半年互联网付费知识类订阅专栏的火爆,使得2016年获得“知识付费元年”的殊荣。在此风口上,如得到、喜马拉雅等一干佼佼者,正闷声在这一新开的“金矿”上尽情掘金。作为局外人的我们,究竟该如何审视这次“全民知识浪潮”呢?接下来,笔者作为一个互联网的典型碎片化知识学习者,以及多个知识专